2018年6月海關總署相繼發布了第60號公告及第61號公告,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范》,修改了《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和進出境貨物備案清單格式》,將于2018年8月1日實施。鈣鋅穩定劑廠家與您一起了解詳情。
此次整合申報項目是關檢融合標志性的改革舉措,將改變企業現有報關流程和作業模式。
經過梳理整合,原報關、報檢共229個申報項目合并精簡至105個,統一了國別(地區)、港口、幣制等8個原報關、報檢共有項的代碼,其中7個采用國家標準代碼或與國家標準建立對應關系。
海關簡化整合進口申報隨附單證,將原報關、報檢74項隨附單據合并整合成10項,102項監管證件合并簡化成64項。
關于進口申報的變化
新增境外發貨人申報項目
境外發貨人通常指簽訂并執行進口貿易合同中的賣方。
對于AEO互認國家(地區)企業的,編碼填報AEO編碼,填報樣式按照海關總署發布的相關公告要求填報(如新加坡AEO企業填報樣式為:SG123456789012,韓國AEO企業填報樣式為KR1234567,具體見相關公告要求)。
該項目為原報檢項目的"收發貨人代碼",現改名為"境外收/發貨人代碼"。
取消填報10位海關注冊碼
一律填報18位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可直接輸入中文名稱讓系統反填信用代碼),為了方便輸入,故需要讓企業在報關單上提供準確的18位信用代碼。
"包裝種類"改為"填報所有包裝材料"
"包裝材料"包括"運輸包裝和其他包裝"。其中,"運輸包裝"指提運單所列貨物件數單位對應的包裝,如托盤的材質;"其他包裝"包括貨物的各類包裝,以及植物性鋪墊材料等,如產品外包裝的材質等。
新增貨物存放地點
指貨物進境后存放的場所或地點,包括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分撥倉庫、定點加工廠、隔離檢疫場、企業自有倉庫等。
新增啟運港
填報進口貨物在運抵我國關境前的第一個境外裝運港。
商品編號由10位改為13位
增加填報3位檢驗檢疫編碼,對于不涉檢的商品怎么填報3位檢驗檢疫編碼還在商討中,只能等實際操作了才了解。
境內目的地由表頭填報改為表體填報
填寫進口貨物在國內消費、使用地或最終運抵地。自營進口的,可按進口公司所在地填寫,委托進口的,填委托方所在地。
輕松理解13位商品編碼
眾所周知,之前報關單上填寫的商品編碼都是8位或者10位。那這次多出來的3位編碼是啥?很簡單,那就是關檢融合后,為了實現一張報關單,同時搞定報關、報檢工作,需要在此前海關的商品編碼中加入檢驗檢疫編碼,譬如999、666、101、110等!
根據海關官方解釋,前8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商品目錄》確定的編碼;9、10位為監管附加編號,11-13位為檢驗檢疫附加編號。
其實,從13位的數字的代表含義來說并不復雜,原來的報檢員最熟悉的數字了,只是現在大多數的報關行并不同時也有報檢申報業務,所以有些報關員并不熟悉這3個字段。
如何查詢檢驗檢疫附加編號?
很簡單,通過商檢局的官網就可以查詢到檢驗檢疫附加編號,網站:
http://service.bjciq.gov.cn/ciq_entServiceSystem/framework/ciqCode/QueryCIQCode/listshow.do
輸入原始的8位、10位海關編碼,就會跳出所對應的13位CIQ新代碼!
另外,在幣制、國別等代碼的填報上有了較大的變化。例如,國別代碼由原先的三位數字改為三位字母,以美國為例原"502"改為現"USA"。通關參數的調整與變化可以登錄海關總署網站查詢。
掃一掃!官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