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過半,上半年一共進口了15批次的廢料,其中12批次包含廢塑料,共計58,227噸,而最近公布的第15批批文中又一次沒有廢塑料。鈣鋅穩定劑廠家與您一起了解詳情。
與去年相比,2017年全年共進口了11批次廢塑料,截止到2017年5月,共計進口7,050,562噸。
也就是說,今年的進口量不到去年進口量的1%。未來半年,廢塑料是否繼續進口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一切將在2018年12月31日截止。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專家高春雨在最近一次塑料產業會議上表示,國內廢塑料進口已基本杜絕,但以新料模式進口的產品卻在增加。
1、廢塑料進口已成為歷史
廢塑料的進口始于上世紀90年代,主要原因是國內塑料消費的快速發展,而國內塑料產量無法滿足消費的需求,所以進口廢塑料彌補了這個短缺。
在長達20多年廢塑料進口的歷史中,進口量最高的年份在2012年,進口了887萬噸廢塑料,之后幾年廢塑料進口呈下降趨勢,到2017年進口量是705萬噸。
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廢舊塑料的用途非常廣泛,PET是非常好的化纖的原料,PE可以用于大多數包裝產品,除了食品包裝。
所以目前國內的廢塑料進口基本上完全被停止后,每個月仍有四五萬噸在國外經過加工后的廢塑料以再生顆粒的形式進口到國內。
因為廢舊塑料價格比較低,在國內很多制品都需要低成本的東西。廢塑料進口停止后,對國內外的塑料市場有很大的影響。
2、進口停止后,全球新料市場有哪些變化?
以聚烯烴為例,從產能、需求和消費的角度看全球新料市場的變化。
聚乙烯
2017年全球聚乙烯產能新增600多萬噸,其中線性新增最多,達到300多萬噸,全球產能已達到1.1億噸。
2017年全球聚乙烯需求已經達到9200萬噸左右,增長3.8%,需求的增長保持了一個非常好的水平。
在PE消費里,薄膜產品仍然是未來增長的主要動力。由于建筑業發展放緩,管材增速有所下降。薄膜的消費依然是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聚丙烯
2017年全球聚丙烯產能增加369萬噸,這是近三年以來增長最低的一年,2015年、2016年全球聚丙烯產能增長都在400多萬噸以上。目前,全球聚丙烯的產能接近8000萬噸。
全球聚丙烯需求為7000萬噸,同比增長4%。聚丙烯和聚乙烯一樣,全球的需求增長都保持在一個非常好的狀況。
拉絲料和薄膜的消費結構在提升的,由于國外特別是美國、歐洲汽車產量的增速放緩,使得全球聚丙烯的注塑產品有所下降。
3、進口停止后,中國的聚烯烴市場變化
聚乙烯
近幾年中國聚乙烯產能增長緩慢, 2017年中國新增聚乙烯產能100多萬噸,產量是1600萬噸,進口是1200多萬噸,表觀消費量為2800萬噸。
2017年聚乙烯需求增長了11%,將近增長了260萬噸的需求。所以,目前國內聚乙烯的產能增速遠遠低于國內需求的增速,聚乙烯仍需大量進口。
這就是為什么多年來國內進口了大量的聚乙烯廢塑料,而且聚乙烯的再生顆粒仍需大量進口。
聚丙烯
2017年中國新增聚丙烯產能大概是80萬噸,今年年末聚丙烯產能約為2350萬噸,產量一年為2020萬噸,進口量為490萬噸,表觀消費量2493萬噸,同比增長10.4%。
從2017年的情況分析,聚丙烯產能增速的放緩,是造成目前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價格在逐漸靠近的主要原因。
4、2018年下半年聚烯烴價格展望
未來聚烯烴價格的變化將受油價、新增產能及消費需求來決定。
國際市場
據估計,未來半年油價不太可能漲得很高,多數時期在65-75美元之間波動,整體價格相對比較穩定。
從2017年到2018年,全球聚乙烯新增產能持續增加,尤其是美國產能增長迅速。從2018年開始,美國可能會成為求聚乙烯出口增量的主要提供地區,每個季度的出口會接近300萬噸的水平,而之前都是在200-250萬噸的區間。
由于經濟發展帶動聚乙烯的消費,以及中國對廢舊塑料進口的限制,所以市場需要更多新料做補充,2018年全球聚乙烯需求接近1億噸,同比增長4.3%,增長最快的依然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
全球聚丙烯的增長會更高,體現在全球經濟的增長會帶動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大宗原材料的增長會帶動包裝材料的增長,這個增長可能會達到4.7%,增幅比2017年的增長提高0.7個百分點。
國內市場
2018年前四個月,國內聚乙烯產量大概增長3.1%,進口增加458萬噸,同比增長15.3%;而聚丙烯國內產量增長非常快,進口有一定減少,聚丙烯供應量增長明顯放緩。
由于廢舊塑料的取消,由于廢舊塑料沒有參與到新料來替代廢舊塑料的增長,預計今年中國整個聚乙烯的需求大概在3000萬噸,同比增長7%左右。大概有2-3個百分點來替代廢舊塑料,同樣,預計今年聚丙烯需求增長7.5%,有2.5%是來替代廢舊塑料的。
另外中美貿易戰是個懸而未決的話題,由于目前國內聚乙烯的增量主要來自于美國,如果不能順利從美國進口聚乙烯,價值廢料的短缺,國內聚乙烯的的供應可能會產生問題,但還要看今年第三季度,預計未來乙烯和丙烯的價差會保持相對穩定,特別是聚丙烯的價格會超過聚乙烯的情況也會發生。
掃一掃!官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