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岸分布著40余萬家化工企業、五大鋼鐵基地、七大煉油廠,以及南京、儀征等大型石油化工基地,“重化工圍江”。每年,約300億噸廢污水排入長江,相當于黃河的水量,環境承載力已接近上限。這還不包括占沿江全國40%人口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廣東PVC穩定劑廠家與您一起來了解詳情。
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煙粉塵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分別在全國相應污染物排放中占32%、34%和28%,大氣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長三角和成都平原地區已成為我國霾天數最高的地區之一。
長江經濟帶分布著眾多重化工園區和企業,大量的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長江,導致長江水污染情況日趨嚴重。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1999~2014年,長江經濟帶工業廢氣排放量呈持續上升態勢,2014年工業廢氣排放量達到251432億立方米,其中,NOx、SO2、煙粉塵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分別為666萬、679萬和480萬噸,在全國相應污染物排放中占比分別達到32%、34%和28%。
有專家分析,長江經濟帶污染嚴重和“重化工圍江”的形成原因,與過去扭曲的政績觀不無關系,導致沿江各地大力發展重化工業。沿江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不惜將大量高污染、高消耗的重化工產業轉移至本地區加以扶持發展。
今年6月29日,審計署發布了883個水污染防治項目審計結果。審計抽查了長江經濟帶沿江區域涉及的23個市縣,發現城市生活污水有12%(年均4億噸)未經處理直排長江;沿江373個港口中,有359個(占96%)未配備船舶垃圾接收點,260個(占70%)未配備污染應急處理設施。
長江經濟帶也是我國突發性環境事件的集中發生地區,2010~2014年,11省市突發環境事件分別占到全國的17%、63%、68%、64%和54%,其中,上海市和江蘇省占比最高(2014年兩省市占到全國的38%)。并且,近年來較大和重大環境事件也大多發生在長江經濟帶內,2014年全國3起重大環境污染事件中,有2起發生在湖北省;16起較大環境事件,有10起發生在長江沿岸11省市。
掃一掃!官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