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聊城召開的“第十四屆全國石膏技術交流大會及展覽會”暨“鈦白粉綠色制造及鈦石膏綜合利用研討會”上獲悉,全國鈦白粉行業從稀酸、酸性廢水入手,從源頭治理減量化,采用多種新技術組合,有效分離、凈化濃縮,回收的酸、水回用生產系統再平衡,達到減排、增效目的。同時結合不同地區的產業特點,加大綜合利用,打造硫磷鈦、硫銨鈦、硫鐵鈦等循環經濟產業鏈,開啟了中國鈦白粉綠色制造,生態發展新模式。鈣鋅穩定劑廠家與您一起了解詳情。
據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鈦白粉行業分會秘書長姚恒平介紹,隨著綜合環境治理要求日趨嚴格,我國鈦白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初具效果,從2013年統計的產能500萬噸/年減低到2018年統計的有效產能不足420萬噸;大部分鈦白粉生產企業能耗已達到國家標準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固廢排放總量不斷下降。行業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升,不斷從粗放式生產管理向清潔生產和精細化管理轉變,市場應變能力和發展能力增強。
與此同時,我國鈦白粉行業立足科技創新,在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氯化法工藝生產企業數量及產能不斷擴大;硫酸法在環保和清潔生產方面不斷進步,酸解尾氣處理、酸解尾渣回用、鈦液低溫多效濃縮、煅燒轉窯尾氣余熱回用、MVR低溫蒸發濃縮鈦液、鈦石膏壓榨利用、酸水膜過濾等技術均在業內得到大面積推廣普及。
姚恒平介紹說,因地制宜走聯產道路成為我國硫酸法鈦白粉生產企業可持續特色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產業鏈發展方面,各企業依據自身狀況和周邊資源環境特色,逐步創造條件走聯產道路,實現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循環發展。骨干企業利用當地資源因地制宜相繼推出了 硫 — 鈦、硫 — 磷 — 鈦、硫 — 銨 —鈦、硫 — 鐵 — 鈦、硫 — 鈦 — 鐵 — 鈣、硫 — 鈦 — 石膏 — 水泥等各具特色的綠色產業鏈。其中,“硫鐵鈦聯產法清潔生產工藝”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獲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硫—銨—鈦聯產法清潔生產工藝技術獲國家環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姚恒平指出,創新發展氯化法鈦白技術,既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我國鈦白粉行業全面走向世界的必要舉措。通過技術引進及自主創新,目前,我國氯化法鈦白粉無論是產能規模 、產品品種及技術成熟度都較過去有了大幅度提高。
掃一掃!官方二維碼